每周吃点它,血糖竟然悄悄降了!天然“胰岛素”被发现,减脂又控糖!

刘薇薇 2025-04-13 养生 17 次浏览 0个评论

控糖误区知多少?

是不是只要吃得清淡、戒了甜食、天天走一万步,血糖就能降下来?可为什么有的人明明都做到了,血糖依然忽高忽低,甚至越控越焦虑?有没有一种普通的食物,既不像药那么刻板,又能实打实帮着减脂控糖,真真切切让身体舒服起来?说实话,很多控制血糖的人,往往从吃开始:控主食、戒水果、连胡萝卜都怕含糖多。但偏偏有一样食材,大家压根没往“控糖”上想,却在不少患者的身体上,悄悄起了大作用——那就是洋葱。

被忽视的“天然胰岛素”

很多人把洋葱当调味品,但其实它的营养价值远比你想象中复杂得多,尤其对高血糖群体。有一位胖胖的高血糖患者,血糖忽高忽低,三餐节制且按时吃药,却控制不下来。后来他迷上了凉拌洋葱,每周最少吃三四次。两个月后复查,空腹血糖降到了6.5,肚子小了,人也没那么疲惫了。洋葱里含有一种叫槲皮素的植物黄酮,被称为“类胰岛素因子”。它可以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,减缓肝脏释放葡萄糖的速度,还能抑制糖异生,让身体不那么容易“升糖”。

血管的天然“清道夫”

洋葱里的“二硫化丙烯”几乎是血管的天然“清道夫”。有一位70多岁的高血糖患者,微量白蛋白升高。调整饮食,建议他把炒菜里的精细油改为凉拌洋葱,三个月后复诊,尿蛋白指数从原来的+号降到正常范围。原来洋葱里的有机硫化物,特别是二硫化物类,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,减少小血管内皮炎症,长期吃还能促进血管扩张,减少糖尿病引起的高血压、微循环障碍风险

对脂肪肝的“侧面打击”

糖尿病患者中,很多人有脂肪肝,而这恰恰是血糖控制难、胰岛素抵抗的背后“帮凶”。有一位中年男性,BMI超标,空腹血糖一直维持在7以上,超声提示中度脂肪肝。后来他一周固定三天午饭加一碟“洋葱炒木耳”,三个月后复查,脂肪肝从中度降到轻度,ALT、AST也都有明显下降。洋葱里的“异硫氰酸酯类物质”能有效抑制肝脏脂肪沉积,促进脂肪酸的β-氧化,从根源上减少脂肪肝对胰岛素的干扰。

洋葱怎么吃能控糖?

洋葱中的控糖有效成分大多不耐高温,比如槲皮素在高于60°C时就开始降解,二硫化物在爆炒过程中几乎挥发掉一半以上。所以真正让血糖“舒服”的洋葱吃法是:凉拌红皮洋葱,切丝后放置10分钟再拌;洋葱泡醋水,每周吃2次,一次几片;洋葱茶:用洋葱皮泡水,里面的类黄酮含量远高于果肉部分。但吃的方法、频率、搭配方式,真的决定它能不能从“食材”变成“药材”。

关于天然“胰岛素”被发现您有什么看法?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!

转载请注明来自联合早报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每周吃点它,血糖竟然悄悄降了!天然“胰岛素”被发现,减脂又控糖!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