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
1972年,中日邦交正常化,两国关系开启新篇章。日本代表团首次访华,第一站就选择了攀枝花钢铁厂。攀枝花是因钢而生的城市,也是我国三线建设时期崛起的重要工业基地。
日本代表团的请求
日本代表团参观攀钢时,提出用造价昂贵的优质钢材,换取炼废的高炉渣,这一提议让攀钢领导困惑。请示周总理后,周总理批示坚决不换。那么日本为何有此请求?背后有何阴谋?
攀钢的建设背景
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重工业,我国资源丰富,已探明大量煤炭储量,还在攀枝花探明大型铁矿。上世纪60年代中期,开始建设攀枝花钢铁厂,主要有应对战争威胁、攀枝花资源及地理位置优势、国家战略需要等原因。
攀钢建设的奇迹
1965年建设大军齐聚攀枝花,克服艰苦条件,仅用5年建成年产15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。攀钢一期工程创造多个奇迹,如“竖向布局法”布局设备,还创造多个“中国第一”。1970年7月1日,攀钢炼铁系统投产,标志我国走上工业化。
日本考察攀钢的原因
1972年中美关系破冰后,日本迅速调整对华政策,两国交流增多。日本考察团访问攀钢,我国对此诧异,毕竟当时日本钢铁冶炼技术更成熟,他们考察的原因引人深思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联合早报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1972年日本为何想用优质钢材换攀钢废弃炉渣?周总理为何坚决不换!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